东南亚系与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举办主题读书会

  2021年11月12日,亚新平台东南亚系、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联合举办了第二次南亚东南亚研究读书会,主题为“帝国焦虑症:比较视野下的殖民地治安维护、监禁与流放”。来自北大外院、历史系、燕京学堂等院系的二十余名同学参加了此次读书会,对《迪古尔的幽灵世界》《殖民巴士底狱》《上海警察》三本学术专著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吴杰伟老师、罗杰老师、夏露老师、张忞煜老师、谢侃侃老师及清华历史系曹寅老师参与点评。

 

 

  《迪古尔的幽灵世界》(The Phantom World of Digul)是日本学者白石隆(Takashi Shiraishi)2021年出版的新作,探讨了荷兰殖民政府的治安维护手段与印尼民族主义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陈钰兵、王雪婷、马广路、李昊朗四位同学就印尼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以及荷兰殖民政府的应对策略等问题展开讨论,回顾了流放如何成为荷印政府维护殖民地治安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过程中,荷兰殖民当局将数千名印尼革命者流放至人迹罕至的新几内亚迪古尔地区,迫使他们与熟悉的社会环境隔绝,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迪古尔也因此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政治意义。

  第二本书《殖民巴士底狱》(The Colonial Bastille)聚焦印支半岛的越南。常悦同学首先结合作者彼得•奇诺曼(Peter Zinoman)的个人经历对法国殖民时期的越南监狱研究进行了概述。随后,殷一果、胡昕怡两位同学介绍了监禁如何促使革命者们相互熟识、相互学习,加强了越南人的民族意识和政治觉悟,进而推动了越南的革命进程。以此为基础,与会师生就共产主义革命在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社会的兴起、宗主国政治与殖民地民族主义的互动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上海警察》(Policing Shanghai, 1927-1937)是汉学家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的经典之作,主要探讨了1927-1937年国民党执政期间的上海历史。虽然上海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殖民地,但彼时上海的租界警察却十分活跃,与同一时期的亚洲殖民地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帝国主义的框架下对此书进行探讨是颇具意义的。史家兴、孙书宇两位同学分析了该书的选题、结构和叙事手法。程露同学则从“城市史”和“20世纪中国政治”两个角度切入,讨论了《上海警察》对读者的启示。

  随后,老师们对同学们的口头报告进行点评,分享了各自对三本著作的理解与思考。夏露老师认为,青年学人有必要将平日里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和史料结合,发掘文本背后的深刻意涵,从而写出新颖有趣、而非“面目可憎”的论文。罗杰老师从本次读书会的主题“帝国之焦虑”切入,结合印尼作家普拉姆迪亚的“布鲁岛”四部曲探讨了荷印殖民时期的监禁和流放制度,指出文学作品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张忞煜老师则从印度研究视角出发,介绍了英国在印度建立殖民国家机器的过程。

 

 

  吴杰伟老师进一步强调了采用多视角审视研究问题的重要性,指出帝国在建立社会控制、维持殖民统治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政治和社会矛盾,“帝国的焦虑” 不可避免。曹寅老师认为,在殖民主义背景下的流放和监禁制度中存在着相互交织、相互重叠的人际网络。这些网络使得人们的身份认同趋向多元且不断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会导致原有网络的瓦解与重构,进而达到维护或颠覆殖民秩序的目的。最后,谢侃侃老师以印尼革命家丹•马拉卡(Tan Malaka)的生命历程为线索,串联起三本学术专著所涉及的地理坐标,指出学者们在从事历史研究时有必要跳出固定的民族国家边界,在更加宽广的视野中审视历史,探索不同个体间跨越时空的联系。

  与会师生围绕“帝国焦虑症”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亚洲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社会在治安维护、监禁、流放等方面的异同。通过经典与前沿的有机结合,师生们批判性地回顾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等重要的学术议题,增长了知识储备,开拓了学术视野。师生们也通过此次交流增进了情谊,进一步增强了外院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